2025年7月23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精准健康管理分会承办的2025年精准健康管理分会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讨会(第二期)在广州知识城举办。聚焦学会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技术筛查结直肠癌应用研究》项目,会议邀请了省内外跨领域多学科专家学者,共话基因甲基化等前沿技术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创新应用。
据悉,《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技术筛查结直肠癌应用研究》项目旨在深入评估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筛查在临床早期预防中的价值,致力打造结直肠癌早筛技术应用研究合作平台,有效防控肠癌发生、降低死亡率,推动精准癌症防控目标的实现。
在精准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欧阳平教授的组织下,现场汇聚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贺京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洪华教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科兰丽琴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闵玲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林成辉教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杜利军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汪志宏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赵莉教授、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陈富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陈冬雅教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龚娜英医生以及广州康立明生物董事长邹鸿志教授等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出席会议,这也充分展现了多学科、跨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
欧阳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精准医疗与健康管理是医学未来发展重点,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与干预对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依赖精准筛查技术、标准化流程及持续创新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欧阳平教授作会议开场致辞
广州康立明生物邹鸿志教授会议致辞
随后,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欧阳平教授以《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技术应用介绍》为题,结合“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出的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目标,详细解析了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现有筛查方法的优势与局限,重点介绍了SDC2基因甲基化技术在早筛及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与健康管理闭环构建,并分享了相关循证医学研究成果。
康立明生物赵瑾博士通过《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公共卫生项目介绍》,以国家肿瘤防治政策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结直肠癌筛查面临的挑战,详述了结直肠癌筛进民生项目的技术路径和实施细节,并介绍了公司在构建结直肠癌“防筛诊治康”一体化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包括打造全周期闭环防控体系、创新构建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网络、建立定点医院绿色通道以及完善全流程质控体系等,为与会专家提供了全面视角。
康立明生物赵瑾博士
康立明生物牛凤总监带来《首个痰液肺癌甲基化检测技术》报告。作为全国首批获批的创新技术,该产品自上市以来备受瞩目,为肺癌早筛开辟了新途径。报告指出,该技术结合传统筛查手段,能有效辅助鉴别肺部病变良恶性,助力提升肺癌早诊早治率,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康立明生物牛凤总监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的创新与未来”展开深入交流,剖析当前技术挑战,探讨未来合作与发展方向,积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贺京军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洪华教授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科兰丽琴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闵玲教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林成辉教授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杜利军教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汪志宏教授
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赵莉教授
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陈富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陈冬雅教授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龚娜英医生
欧阳平教授在总结中强调,甲基化技术已展现出可靠性和普惠性潜力,特别是基于痰液标本的肺癌甲基化检测技术具备独特的特异性和精准性。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标志物筛选需深化、检测流程规范化及结果需统一判读等挑战,亟需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卫生经济学效益,提升技术可及性,确保惠及更多人群。他还表示,多学科协作是精准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肿瘤预防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紧密合作,将把握更早的筛查窗口期,有效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会后,部分专家应邀到康立明生物参观企业展厅、生产车间及检测实验室,近距离了解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研发、生产及质控全流程,为产学研协同和技术转化提供了生动案例。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结直肠癌早筛技术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精准健康管理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合作,积极促进前沿技术转化应用,携手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实现。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官网-配资排名-东莞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