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普陀区一家店里,总能看到十几位老人天天来打牌。这些老人冬天来了避寒,夏天来了避暑,每回进店都不点东西就占座。有顾客说他们分别坐在四五个桌上打牌,吵得在那的孩子们都不敢吃饭。这事传网上了,有人说得难听,说老人们倚老卖老;也有人说商家太软弱,不该让他们一直待着。
麦当劳工作人员说他们其实早已发现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敢直接赶人。有员工私下抱怨,老人们每天从早坐到晚,不消费反倒还带零食进来吃。有次服务员提醒过一位老人,结果对方指着服务员的鼻子骂,“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储先生是常客,上个月带女儿来过一次。女儿被牌桌上的声音吸引,一直盯着看。储先生说本来想给孩子买个汉堡,看到桌子全被占着就走了。后来去另一家店,看见同样的情况,一群老人坐在里边抽烟、打牌。
网友议论分成两派。有人痛批老人素质低,说“免费棋牌室还嫌不够舒服?”。也有网友同情店家,说“不让进怕被别人骂不给老人避暑,让他们进来又严重影响生意”,表示也很无奈。
这家麦当劳每月房租加上人工成本得几十万。员工说因为这几张桌子被占,每天至少损失上千块营业收入。但公司总部没对这方面下过硬性规定,只能由各店自行处理。
类似情况在别城市也有过。成都去年有家奶茶店贴了告知单,写着“不消费的人只能坐半小时”。当时网上吵翻天,说年轻人不懂得尊重和体谅老人。最后店主只好撤下告知单,但暗地里还是会提醒没买东西的客人。
现在,麦当劳桃浦店经理找了社区民警求助,警察来了两次,但问题都没解决。有次民警警告老人们坐着可以,但别太吵,不要影响人家做生意,但第二天他们还是一切照旧。民警也很无奈,说这事只能靠协商,没法强制处理。
老人们自己倒是满不在乎。有位王伯被问到为什么不花钱,他说:“我们又不是没来买过,去年中秋节还打包了全家桶”。其他人笑着打趣,说这里空调好,外面晒得慌。
店长私下也找过几位老人谈话,提出可以留一张桌子让他们休息,但别影响别人。结果老人们联名写纸条给店长,上面按了十几个手印,说要是赶人就去媒体告状。最后,店长只能妥协。
有热心顾客提议,能不能在附近公园搭个凉棚让他们去?但老人们不愿意,说公园蚊子多,下雨还得跑。还有人说子女下班后会来这儿接他们,图个方便。
这事拖到现在,麦当劳总部也发了内部通知,要求各店要统一管理标准。但具体怎么做还在商议,怕公开处罚会引起舆论反弹。员工们透漏:可能以后会推出“公益座位”,但需要登记身份证和限制使用时间。
社区居委会出面调解过两次,第一次让双方坐下来谈,结果老人集体离开表示抗议。第二次请律师到场,律师说商家有权维护经营秩序,但执行时得注意方式和方法。
有自媒体记者做了一项社会调研发现,这群老人平均年龄72岁,其中一半子女并不住在附近。他们每天固定十点到店,打牌打到晚上八点才走。有位刘奶奶说孙子搬去国外了,老伴去世后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只有到这里图个热闹,还冬暖夏凉的。
现在店里装了几个监控摄像头,员工说这是为了记录情况,准备上报总部。不过老人也不怕,有人指着镜头说:“拍啊拍啊,告到上面去。”
上周有顾客投诉,说地面有瓜子壳,清洁阿姨清理时和老人起了争执。老人把瓜子壳扫回桌上,说:“你们如果不想做生意我就天天坐这,要做的话就别管我。”
这事现在还没结论。有人说麦当劳该硬气点,也有人说老人需要关怀。店门口贴的告知单已经换了三次,现在写着“本店保留对顾客的最终解释权”,但没人知道具体含义。
有网友说:人老了不能讨人嫌,做好自己才值得尊重,不然再大年纪也会招人厌。我感觉这话挺实在,做人确实得有分寸 。
还有网友说:用餐高峰期麦当劳的相关情况虽对顾客有影响,但也体现其承担社会职能,像有人会去借宿 ,个人觉得这种社会职能算是一种温暖的延伸。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免责声明:本内容基于真实事件及网友讨论整理创作,旨在呈现社会现象引发公众思考。文中观点仅为网友及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平台立场。若涉及具体权益争议,以相关官方处理结果及法律法规为准,平台不对内容引发的任何争议承担责任 。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官网-配资排名-东莞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